薪火相传-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公开募捐编号:53320000509162109FA21003 )
爱国爱乡爱家人是海内外侨胞的优良传统。海内外侨胞是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发挥着独特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广大侨胞的需要,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正式启动“薪火相传”-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做深做实华裔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传习,加强非遗及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中医中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深化与中外公益慈善专业机构团体的交流合作,以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项目。每年开设1-2期网上下夏(冬)令营,推动海(境)外华裔青少年学传统文化,推广普及中文。开设汉语课(配专业教师,参考符合YCT/HSK标准专用教材),文化课(如剪纸、书法、水墨画、茶艺、武术、象棋等),文化访问体验(如参观人文景观、博物馆、体验民俗生活等)。
(图片来源于江苏省侨联机关提供)
(图片来源于江苏省侨联机关提供)
(图片来源于江苏省侨联机关提供)
二、助力中医药文化惠侨惠民行动。我们将与中医院、各中医博物馆、国医书院、研究机构、典籍馆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文化场所开展合作,每年举办举办1-2次中医药行业论坛暨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普及活动,组织国内外中医药专家和从业人员开展基础理论研习,组织他们定期分批赴全省各地和海外交流研讨活动,依托互联网医院开设“云诊室”,为海外侨胞提供远程诊疗、健康咨询、中医诊疗绿色通道等多样化惠侨服务。
(图片来源于江苏省侨联机关提供)
(图片来源于江苏省侨联机关提供)
三、非遗保护发展(华侨文化遗产)项目。华侨文化遗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华侨在侨居国当地和祖籍国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等。我们将加强对华侨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加强华侨建筑村落的保护性开发,收集华侨档案和民间史料,挖掘华侨家风、家训资料,开发华侨文化、图片、视频等文化产品;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掌握的知识、才艺、技能等抢救性保护;支持传承人探索传统工艺振兴,推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该项目志愿者实地拍摄)
(图片来源于该项目志愿者实地拍摄)
项目预算
募捐总金额:万元
善款使用预案
本项目“最低可执行金额”为100000元,若最终所募善款少于“最低可执行金额”,善款的变更使用方向为我会年度同类救助项目。
管理费说明
实际筹款总额的4%将作为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项目执行费用。主要用于行政支出(包含项目调研、评估、审核、执行、监测、结项等相关费用)以及必要的办公支出(房租、水电、网络、捐赠票据邮寄等)。
项目执行计划
1.采取与省侨联、各设区市侨联、县(市)级侨联三级联办的形式,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协办的方式开展;分别签订“项目实施协议”,确立权利和义务,确保严格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执行项目;基金会有优先选择项目的权利;
2.由省侨联相关部门撰写项目执行方案和预算,由基金会秘书处统一审核报送经基金会理事会讨论研究,确定捐助项目以及执行范围和人员;
3.建立受益人员档案,由省侨联相关部门配合基金会做好人员基本资料收集和审核工作;
4.做好项目的宣传报导工作。由省侨联相关部门负责宣传报道,提交项目结案报告;
5.做好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年底前基金会秘书处组成调研组抽查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项目执行能力说明
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自2013年创立以来,积极开展了精准帮扶、侨界慰问、助学助医、文化传承相关公益项目。在2020年积极投入疫情防控,接受海内外抗疫捐赠资金3400万元;抗疫初期,基金会协助肯尼亚江苏商会捐赠的“口罩专机”视频,在网上流传,感动了数以万计的民众。
关于我们
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于2013年在江苏省民政厅注册成立,是江苏省侨界唯一具有公募资格的3A级慈善组织。在省、市各级侨联、侨资企业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我会坚持“零距离”支持华侨事业和侨界关心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药、环保等各项公益事业发展,竭诚为社会服务、为海内外广大侨胞服务,为江苏省慈善公益的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自2013年成立至今,筹集善款近1亿元,共设有39个专项(项目)基金。
发票索要说明
如果您需要开具捐赠发票,可将捐款成功页截图、捐赠时间、捐赠人真实姓名、微信号、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发送至【1062523435@qq.com】。审核无误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处理。
一、邮寄方式:
鉴于捐赠票据开具及邮寄等各项成本,信息审核无误后,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可以为捐款100元以上(含)的捐款人邮寄捐赠票据。捐赠未满100元,如需纸质发票需要您到付邮费,建议多次捐赠累计集中开具捐赠发票。捐赠票据只支持开具本年度票据。
二、电子邮箱:
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会将捐赠发票以扫描件的形式发送至您的邮箱。